2015年8月1日,由魔方网与汉威联合主办的WMGC市场营销论坛在上海嘉里酒店盛大召开,本次WMGC市场营销论坛以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两部分构成,二十余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高管与核心业务负责人参与演讲与座谈讨论。2015年WMGC市场营销论坛议题已覆盖市场营销、影视娱乐、视频广告、在线支付、手游推广等游戏产业链相关领域。博瑞游戏副总经理吴亚辉以“CP也需要营销”为题进行演讲。
演讲内容如下:
吴亚辉:谢谢大家,这是一个营销论坛,怎么说,我之前确实做市场的,现在已经不做市场好多年,我觉得正好换了一个身份,一个CP身份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所谓的CP也要做营销,切合这个论坛的主题。简单介绍一下,博瑞其实是国内最早做网游上市的公司,我是2012年加入博瑞,是A股上市的一家公司。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就开始做手游,当时因为有一些原因,我们就没有切入到国内发行领域,国内发行领域当时上市公司追求稳一点,没有看懂就没有进入,我们倾向于研发,把大量资金投到研发,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大概准备20个亿左右想收购发行公司,后来觉得发行模式也没有看好,我们就把资金转过来做CP这块。接下来讲一下大家为什么要坚持做CP。
这是我们在海外,因为我们当时觉得国内模式没有看懂,去年就做了海外,龙之守护在韩国,这款游戏已经连续60多周,做了2个多亿的流水,目前是在韩国国产游戏成绩最好的。这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所谓务须的东西,因为是营销论坛,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记得最早入行的时候,做的就是营销工作,什么是营销?什么是销售?我觉得很简单,营销是研究一群人的共性,如果我们做发行的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消费群体,我们研究的是一群人共性。
销售,可能有些人不是这个行业,比如刚刚找工作的时候,会有一些招聘招销售,在工作中是一对一,研究的是一个人的个性,大概是这样的定义。我们在传统定义上,会觉得说做CP,是不是在做销售,是不是搞定发行商就行了?把发行商某个商务某个VC某个CEO搞定,是否就可以发行商建立联系。我们现在做CP很苦,不仅和发行商联系,还要和渠道联系,还要和媒体联系,还要参加各种行业的会,今天还要上台讲讲。我理解我们今后CP营销应该是这样与发行商联合营销的模式,还有一个方向是迎合产业发展趋势,这是我们不管在这个行业里,在产业链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从开始发现产品吸引过去,因为感兴趣进入留下形成社区形成口碑,传统意义上大家会觉得市场部,因为我也做国发行,端游的时候运营,市场部只负责前两块,运营部负责后两块,市场部和运营部经常打架,如果把用户都拉进来,这个产品还没有赚钱都是研发的问题。但是现在肯定不是这样,现在也是CP把所有事情都搞定。
我讲讲自己的一个比较粗浅理解,提到一个模式好莱坞模式,我们在行业发展中会发现,当时做CP也是在琢磨,如果只做发行的话,渠道很强势, 我们是不是没有立足机会?这个行业如何发展,我们谁也预测不到,我们可以参考类似的行业,就想到电影行业,在美国电影行业里会更成熟一点,刚才我有听吴总,在联合发行,现在美国电影也是这样,都是联合发行,是一个什么模式,就是说我们去年的大概中国国产电影市场是260亿,上了两百多部电影。我们手游现在很热闹,去年也是260亿,手游的流水,上了多少款手游?有些人说三千款,有人说五千款,是非常大的数字,所以这个行业挣钱的人不多。我们接下来会怎么办?但是我还是认为在互联网行业里,游戏行业是唯一一个屌丝逆袭的行为,为什么?比如说视频,看到视频现在在亏损,我们拼的不是资金,可能大家会觉得我们这个行业不是资金?不是。
因为我们卖的是我们的智慧,因为我们是内容行业,这个行业跟电影行业一定要相信产品为王,只要做到好产品,就可以有自己一席之地。做一个公司,腾讯,把全行业精英都装到你公司,你可能垄断,但是人力资本会非常高,可能倒闭,智慧不能垄断。我对这个行业,无论是中小CP还是大CP,我觉得大家在未来真的是非常好,只是大家要把产品做好,产品为王。
我得出一个结论,最好的营销是产品,刚才说了很多什么IP,什么进入,其实最好营销是产品。坚持好自己的内心的东西,把产品做好,我觉得是最好的营销。我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之前,因为我们现在有11个工作室,差不多有12款产品在做。一款产品在做的时候,用的是什么题材,面对什么样的受众,包括起名字,现在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留意,现在在娱乐行业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小米做的粉丝经济。
我曾经跟人聊过Tfboys,把这几个小孩生活的每天所有东西跟大家都分享,他的粉丝是很多85后女孩子,是因为她们是独生女孩子,没有弟弟,就想看如果是她的弟弟,她的弟弟生活应该是什么样,这也是一种粉丝经济。我们在做研发的时候,在研发过程中,是不是已经开始营销了,我们以前做营销是闷头研发,我们现在是在论坛上跟人聊天、写微博,逐步形成自己的种子用户,如果做的时间够长,精力过多,做到几万个贴吧用户,会更好。还有上线的时候,现在不是流行整合营销,出去在项目立项的时候,在研发过程中都已经想到所谓的营销,不是市场,把营销理念贯彻到立项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产品真的是想清楚的。
我们在海外尝到了甜头,为什么第一个是国际化?很简单,我们整个行业所谓的流水其实就是电影的票房,260多个亿。但是在海外有多少?整个海外是260亿美金,我们为什么要在国内跟这些所谓的巨头大作争?有三千款游戏会把精力分散掉。国际化我就不再延伸,因为在国际化做产品的时候在立项的时候就要考虑产品是否是国际化。细分化,这个大家都在说了,不有多说。所谓品牌化,在立项的时候把种子用户找到。我觉得以后做CP做研发的时候,我建议做CP的研发团队招半个市场人员,可能做一部分商务工作,做一部分粉丝工作。这是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