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套餐式”的电影宣传模式,其实很像公立医院的收费模式。患者治一个感冒也要做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检验流程,只为了能从患者那里收点钱。
在以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可以持续存在。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本质是信息的透明化,填平一切信息鸿沟,把一切不合理化的东西都变得合理化。尤其是离网络最近的电影营销和发行业务,更是首先要被革命的对象。
传统的发行公司和营销公司都将消失!
正如我在《电影发行的互联网化和电影的营销电商化》一文中说的,随着电影发行的互联网化和电影宣传的电商化,线上售票超过80%份额的时候,电影发行公司就不需要那么多人的人海战术,只需要几个人对接几大在线售票网站即可。而原来几百人的发行团队反而成了沉重的负担,并且船大难调头。
电影的发行越来越像手游的发行。发行公司的核心模式变成了“高额保底+电商预售”,拼的是对一部电影票房的预测能力和运营能力。例如一部影片,当所有人都认为它只能卖到1个亿的时候,如果你的发行公司能准确认为它能卖到3亿,所以支付了2个亿的保底从一线大公司抢过发行权,然后利用的强大的发行运作能力把它卖到3个亿以上,就大赚特赚了。而传统的一线大公司由于会比较谨慎和保守,不会支付保底。所以未来本来能够免费拿到发行的大片,就会被凶猛的进击者用高额保底抢走。例如这次的剧角映画4.2亿保底抢到了《栀子花开》的发行权,虽然账面微亏,但是锻炼了团队,拿到了一线大片发行的入场券。
而宣传公司也会变得更加简单化,以后电影的宣传变得集中,变得简化,甚至电影宣传的阵地由原来的传统媒体变成为在线售票网站的焦点图上。
其实电影所有的营销只有一个目标,也应该只有一个考核:就是卖票!
没有直接转换率的营销和广告形式逐渐都会被淘汰,例如户外广告牌,例如传单,例如报纸和杂志广告,例如传统门户网站发稿。以后的宣传形式就是用户看了预告片或广告,直接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购票,各家拼的是用户转换率。
一切不以卖票为目的的宣传手段都是耍流氓!
传统的电影宣传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电影的片方把宣传费交给某家宣传公司,一般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宣传公司跟传统的广告公司一样,负责制定宣传方案和执行,把这部分宣传费制定一个标准的宣传套餐,每一个宣传渠道都花一点,例如广告牌、杂志、微博微信,以及办个发布会,制作些海报等宣传物料,等等。一般宣传公司有几十人号人,每年能接几单大活和十几单小活。但是宣传公司是不为票房负责的,是和发行分开独立运行两个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数据的透明化,更多的电影投资人也开始从外行成为内行,例如它们关注了“一起拍电影”账号免费学到了专业知识,电影公司的宣传费也将更加理性。
其实营销公司也知道这是个趋势。但问题是,多长时间能改变现有的格局?
很快!可能是一年,最多两年。
其实大部分的一线营销公司已经开始在转型了。例如大家都已经开始在联合投资以及主控电影项目,深入制作领域抓项目源头,也有的开始涉足影院。短期内电影宣传业务都是高潮泡沫,有接不完的宣传费等着赚,于是大家都在招兵买马,但是这种好日子可能一年多时间就突然遭遇转折点,人越多反而负担越重。
以后营销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因为渠道其实变得更集中。随着BAT等巨头在视频网站和在线售票网站行业进行的并购,最后就会剩下几家大网站会搭建影视“生态圈”。这个时候,一部电影的宣传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做了,宣传公司根本不要几十个人的宣传团队。片方也很务实,不再看中那些花里胡哨的无用功,所有提案客户只需要问一条:能有多少转换率?
未来的电影宣传公司将会是什么样子?
由于电影发行营销变成跟游戏发行营销一样,完全数据化。所以未来的电影宣传公司就是搞票务营销,即“宣传就是售票”,80%的宣传费用都会花在票务营销这一块。以后的业务模式就是简化到客户给你多少钱,你转换了多少票房。最终大家拼的是用户转换率,就跟游戏发行是一样的道理和模式:花多少钱买多少流量,有多少转换率,一个用户成本是多少?
然后只有20%的钱会花在现在常见的一些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营销,以及发发新闻稿上。
所以这个时候,这些正是财大气粗又掌握用户的BAT的优势!所以它们会加速行业布局和并购。而原来的一线大佬会被新兴势力用保底抢去大片的发行权,失去垄断优势。未来一到两年是市场革命和洗牌的过程!
而宣传公司未来的出路,要么向上跟发行聚合在一起,要么向下和制作公司聚合在一起。未来电影公司最终的模式是聚合了制作、发行、宣传集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单独的宣传公司将难以生存,必须转型!
现在市场主流的宣传营销公司,要么升级成为电影制作公司,孵化IP;要么被电影发行公司并购,成为其中一个模块或部门;要么自我革命转型到新一代的宣传公司,主要靠票务营销业务,为用户转换率和票房增长负责。最终市场会变成像美国一样由几大全产业链的影视集团相对垄断的行业格局。电影公司这个时候职能变得高度聚合,但员工人数会变得更少更精炼。
最后再强调一遍,以上所说的一切,不是遥远的假想,而是会在一到两年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