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Facebook、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兴起之后,病毒营销这个问世接近20年的营销方式一跃成为众多品牌厂商不可或缺的营销解决方案。病毒营销从来都不是贬义词,按照标准定义,病毒营销是指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使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并快速复制传向更多受众。
病毒营销因为能够直达目标用户,成为很多产品拉新的常规手段。在中国创业热度最高的交通出行市场和外卖市场,用户在线支付订单后将优惠券分享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已成为习惯。滴滴快的这家估值接近200亿美元的明星创业公司,时至今日还在向用户发放打车券。
另一个被国内营销专家挂在口头的病毒营销经典案例是Uber,通过向老用户发放具有奖励性质的邀请码,让新老用户都能获得全额抵扣车费的打车券。今年上半年,笔者所在的自媒体联盟里一位粉丝众多的盟友通过向粉丝推荐Uber邀请码获得超过25万元打车券奖励,一时成为众多盟友效仿的标杆,很多格调甚高的媒体人也一度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Uber邀请码。
Uber能够在竞争惨烈的中国专车市场立足,与其推崇的病毒营销方案有直接关系。在专家们将Uber捧上神坛的同时,中国公司的病毒营销尝试却被曲解甚至抹黑。上周六,知名私募机构九鼎旗下互联网社交金融平台借贷宝的“拉人返现”营销活动被指涉嫌传销。按照常识,类似九鼎这样市值过千亿元的知名公众公司,不会因为一个新产品自毁长城。真相到底是什么?
病毒营销与传销
先来回顾一下借贷宝的“拉人返现”营销活动,这个大型线上营销活动据称宣传推广费用总投入高达25亿元,老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微信、微博、QQ等方式邀请新用户,新用户接受邀请并成功注册借贷宝账号,即可获得20元现金,同时发出邀请的老用户也可获得20元现金,新用户再继续邀请朋友成功后,首次发出邀请的老用户可以再次获得10元现金奖励。按照借贷宝官方解释,活动期间,邀请人数和现金奖励额度均无上限。
借贷宝的拉新方式与传销官方解释中的“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模式十分相似,因此被某自媒体人质疑为传销活动。
单纯从字面上看,借贷宝确实有传销嫌疑,但是按照这个思路,Uber也是标准的传销组织,其发放的邀请码就是传销的中介。有人会认为Uber是传销组织吗?持这种看法的人恐怕会被人笑掉大牙。其实,是不是传销组织的关键并不是发展用户的路径,而是最终有没有损害被发展用户的财产权。传销的本质在于通过发展下线实现财产的非法转移与聚集,这也是传销与正常营销的核心区别。
无论是借贷宝或是Uber,在投资或者打车前,都无需用户投入任何资金,也就没有非法转移和聚集用户财产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二者都不是传销组织,所开展的营销活动只是病毒营销的一种。
好产品与脏水
号称范爷的范冰冰有句名言,挨得住多深的诋毁,就经得住多大的赞美。商场如战场,一家新公司、一款新产品问世,扑面而来的往往就是竞争对手的攻击。借贷宝在一天之内就搅动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成为行业内人尽皆知的知名产品,虽然过程中伴随着很多不和谐的声音,但是已经证明其病毒营销初战告捷。
回过头来再看看借贷宝到底有什么“神通”。按照官网解释,借贷宝主打熟人间单向匿名借贷模式(借款人实名、出借人匿名),利用熟人之间的天然关系,减少乃至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促成借贷交易。很明显,借贷宝是P2P中个人信用贷的分支,主攻熟人关系这个细分市场。因为借贷双方是熟人关系,所以借贷宝的营销推广集中在社交网络,卡位可谓精准。
与很多同行将绝大部分广告费投向效果不可控的电视台、门户网站、地铁公交等渠道相比,借贷宝把广告费直接返利给用户,也是最近几年流行的玩法。按照常识,品牌企业大量广告费白白消耗在无效果渠道里,但是渠道效果的不可控让前者不得不试错,最近五年兴起的程序化购买是一条解决方案,直接返利给用户是另一条解决方案,借贷宝和Uber都采用了后者,至于借贷宝的实际推广效果,也只有时间能给答案,但是至少Uber已经证明这条路走得通。
不知道是借贷宝来势过于凶猛,还是九鼎的实力让同行畏惧,在借贷宝线上营销活动开启不久,就有人出来质疑借贷宝涉嫌传销,并拿出截图试图证实借贷宝涉嫌盗取用户资金。有关传销的质疑尚且在可讨论范围内,但是盗取用户资金纯属泼脏水。爆料人抛出来的截图显示央视报道借贷宝涉嫌诈骗,且有用户因为绑定银行卡被非法转走8万元。但是从借贷宝官方的回应来看,借贷宝从未接受央视采访,也从未登上央视,该截图PS痕迹明显。至于因为绑定银行卡被非法转走8万元,更是危言耸听,因为任何一个P2P平台在进行投资前都需要绑定银行卡,输入支付密码验证账号更是常见的做法,陆金所等P2P平台甚至需要向平台账户充值一定金额才能开通投资账户。如果因为害怕资金损失就不敢绑定银行卡,那么所有的P2P平台都得关门。
在8月8日当天,所有有关借贷宝的负面消息都是从论坛以及自媒体等渠道出来,没有一家权威媒体是首发地,这从侧面证明有人在故意想把水搅浑。但是过往无数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好产品最终会战胜一切流言,用户会自己用钱包投票。
借贷宝用激进的营销推广策略为自己打开了一片天地,也给整个P2P带来了新的玩法,至于这个产品能不能成为主流,还是借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句名言“不要怕,再看看”来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