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内幕证实,微信服务号将被合并到订阅号里,企业的服务号发送消息时,将不再占用用户的阅读列表。
你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消息?
第一个感觉肯定是糟透了,服务号的折叠意味着阅读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原来在用户的列表里,阅读很方便,现在折叠到订阅号里……要知道,现在每个用户至少几十个上百个订阅号,再加上服务号……你可以想想将来的阅读量将会怎么样,无论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恐怕都会大受影响。
但坏消息中好的一点就是的粉丝取关数量必然会大幅度减少。根据以往的经验,服务号的每一次推送都会带来大量的取关,因为本来就是广告信息,再加上还占用用户列表,不取关才怪,何况,当初关注服务号,大多是因为一些优惠,现在优惠没了还来骚扰,能不取关吗?
服务号折叠对用户的骚扰降低了,但与此同时对用户的影响也降低了,这不是企业想要的。
该如何拯救呢?
看宝洁的玩法
前段时间,随视传媒CSO沈雁在培训课程“微信商业化趋势”上曾经提到过他们为宝洁提供的应对方案。
他们把宝洁旗下2400个产品的条形码转化成扫一扫可以打开的互动专区,把微信扫一扫变成让消费者主动“伸手”的入场券。用户只要扫描这些条形码(条形码、二维码,现在微信均支持),就可以看到产品的详情页,比如碧浪洗衣粉,顾客扫描之后,他们设置了四个板块的功能:

现在,在没有更多线下宣传的情况下,每天约有1.8万人扫描,每月近60万,这个消费者主动互动的数字超过公众号推送内容阅读人数。
企业建立服务号的目的,就是影响用户。现在,宝洁用自己的产品包装影响了自己的用户,改变了他们的购买方式和接触方式,下一步将加强扫条码功能的引导以及商品主业的互动性、趣味性和主动性,使商品包装本身成为媒介和触点,成为消费者沟通互动的重要入口。
把所有跟消费者的接触点,做成一个企业的自媒体平台,这才是真正的自媒体玩法,不过分依赖于BAT等大型平台,把每一次购买,每一次跟消费者的接触,都变成一次互动的机会。

所以,尽管微信服务号的折叠对用户的影响力下降了,但是,企业只需要稍作调整,反而可以对用户有更深的影响和关联。
不过,沈雁也说,在快消品的大佬里面,不只是宝洁用新玩法,加多宝也在玩。如图,这是一个典型的把触点当做媒体平台去做的玩法。

可以获得的价值,除了完成用户互动之外,消费数据的洞察也将很有价值,每一个用户扫描之后参与什么活动、对什么优惠感兴趣,都能让你更加了解你的用户。
同时,你还可以组织异业合作,这是很多品牌求之不得的事情,你有两百万粉丝,我有两百万粉丝,我们合作,其实影响的就是四百万粉丝。
随视传媒就在春节期间联合宝洁、海尔日日顺、东风日产等八个品牌做了异业合作,发放了两百万张优惠券。
所以,把触点运用好,就能很好地缓解服务号被折叠带来的损失。
其实,服务号本来也只是一个客户服务根据地,是用来沉淀粉丝的地方,不能指望靠服务号来做传播,目前很多企业的微信管理部却将运营重点放到一个账号上,这是买椟还珠。
你所不知道的卡包玩法
刚才说到优惠券,其实服务号被折叠之后,通过卡包也是一种不错的救赎方法。因为卡包是存储优惠券和会员卡的地方。
随着微信功能升级,我们可以把卡包变成一个围绕会员的各种福利特权的收纳器,用户打开微信卡包,可以随时随地在会员卡上查看会员优惠,已有消费数据和礼券清单,还可以一键触达公众号。

微信卡包其实是一个好用的产品,可以存储优惠券、会员卡、机票、电影票,这其实就是一个会员特权管理平台,给会员的各种优惠都可以换算成优惠券的方式。
而且这种卡券跟微信摇一摇功能结合之后,会带来更多玩法。
微信摇一摇被大家普遍认知是因为去年春晚期间,全民摇手机,摇出各种优惠券,那是跟电视结合起来的玩法。
其实,摇一摇更适合近场互动,比如随视传媒上个月跟北京apm,乐天玛特、广州上下九步行街等线下商家做的摇一摇游戏,在商场设置寻宝点,用户在商场里摇手机之后获得相应优惠。沈雁说他们在apm搞活动时,一位顾客看中一双鞋子,但当时觉得鞋子价格有点贵,工作人员跟他介绍可以通过摇一摇摇优惠券,摇到多少减多少,那位顾客当时摇到了40块,然后很开心的就下单了。
微信其实有很多好玩的方法,无论是远场还是近场,随视传媒把这个专门用来发放卡券的平台起名为趣摇,意思就是,让用户有趣味的摇一摇,在摇中找到趣味。
如果说宝洁的玩法是利用了扫一扫来解决服务号折叠之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那么卡包的玩法则是利用摇一摇来降低服务号折叠之后的损失,他们都是基于不同的消费场景,拯救了服务号。
微信还有一个搜一搜功能,线下门店只需要开通“附近商户”功能,也就是认证服务号/订阅号卡券功能,微信审核通过后,用户在微信的搜索框里搜索附近餐厅时,你就会被搜到。但这一功能目前局限性较多,还未大规模应用。
不过,笔者相信,对于微信自己来说,千辛万苦打造出来的服务号,也不希望通过折叠来降低大家做服务号的积极性,相应的支持措施,也会出台,我们期待微信的最新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