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为止,《夏洛特烦恼》票房已至9亿,已然是国庆档后最大的一匹黑马,而与另一部故事几乎如出一辙的《港囧》成为了“冤家”。


两部电影都是讲述了一个“弱势”的中年男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誓要与过去的种种说再见,重走青春路,去和心中的女神圆一个亲吻梦的故事。只不过一个发生在东北,而另一个却发生在香港。从上面的豆瓣评分可以看出,一个口碑与票子双收,而另一个虽然票房很高,却输了口碑,甚至有人说《夏洛特烦恼》比《港囧》好一千个《煎饼侠》!徐导表示不服?那请看看下面豆瓣网友的短评!


与《港囧》互联网思维的发布会到持续一月制造话题造势的social营销战役不同,《夏洛特烦恼》一直在走低调的沉稳路线,从微博大咖还是身边朋友都在引爆自来水效应,自发为这部电影宣传。这一部带有开心麻花舞台剧风格的喜剧电影,内容究竟哪里好?又是如何唤起一批观众的话剧情怀呢?




①情节细腻,再掀怀旧热潮
《夏洛特烦恼》的情节很像几部热评电影的合体,《重返二十岁》的穿越,《港囧》的老歌情怀,《煎饼侠》的自嘲和自黑的方式“为屌丝”代言。但却更富荒诞的喜感,经典曲目更多为叙事服务,对待屌丝的态度也来得更为真切,可以看出在开心麻花诚挚地安抚千万屌丝和更多乐于以屌丝自居的普通人。其中,插曲一首黄渤献唱的一剪梅,把小编的泪都听出来了。
②十年话剧功底,演技堪比春晚
集合了话剧的优点,所有剧中人物特点、性格都无比鲜明。甚至配角出彩比肩周星驰的喜剧。的确话剧演员的表演功力绝对能让人又哭又笑。从傻子,娘炮,龅牙,衣冠禽兽,四眼仔,这些人物设置屡试不爽,而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人群特点。
③小品式幽默,风格自成一派
开心麻花不仅坐拥不少忠实粉丝,十年的话剧小品舞台功底,台词风格早已自成一派。从电影片名开始,似乎就是一个梗:夏洛,特烦恼。“30秒一个包袱”“全程无尿点”的评价比比皆是,小编不给大家叨叨了,放几个经典台词感受一下。
④不乏现实意义,紧跟时代元素
《夏洛特烦恼》还有很多紧跟当下时代的元素设计,时而插科打诨,时而针砭时弊,比如中国好声音,房价,钓鱼岛。更为缜密到各个镜头元素也是完全符合当时社会。如果你不属于这个时代一定看不懂这场剧。
大春:“哥,幸好你劝我买二环的房,2700买的,半年不到涨到2900,于是把房卖了我狠狠赚了一笔,我妈还劝亲戚全部卖了,然后租房,等房价掉下来再买……”
夏洛:“……给你第二个忠告,以后就别跟那些亲戚联系了,能躲就躲躲吧。”
王老师:就在昨天,袁华同学得了全区作文比赛一等奖,作文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
与贩卖IP、张贴标签、诉诸情怀、大搞营销的电影不同,《夏洛特烦恼》或者说开心麻花系列就是靠情节取胜,一部打磨了4年的话剧,最终拍成电影后的魅力,每个笑点自然而然却又笑料十足,每个讽刺轻轻一点却又回味无穷。真正做到“口红效应”,观影后观众自发的口口相传,才是一部电影最好的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