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各种视频APP的推出,视频广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视频广告已经成为各大社交平台进行商业变现的最佳形式,但是也面临着挑战。

视频广告的主要展现形式
视频广告根据是否依托于视频平台本身可分为以下两种:
1)In-stream video ads
In-stream video ads,即视频平台本身的贴片广告,在网络视频、电视视频、直播视频播放前、播放暂停或者播放完后插播的图片、视频、FLASH等广告,如插播式视频广告、前贴片视频广告、暂停视频广告等。
2)Out-stream video ads
Out-stream video ads,指植入式瀑布流广告,通常时间较短,且并不依附于视频媒体平台出现,常见于社交媒体、新闻资讯类媒体、户外广告媒体如朋友圈、一点资讯等。此外,以Papi酱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也凭借原创视频内容、独特定位和高识别度迅速走红。
Out-stream video ads将有可能一步步影响整个广告生态,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这种植入式瀑布流广告将提供新的符合上下文内容的原生广告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规模化的提高视频库存量、可视性高,与用户互动性强,可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参与。
中国视频广告发展现状
相关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视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33.9亿元,同比增长54.1%,近几年都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市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优质视频内容的不断扩充(各种自制剧、新栏目的不断增进);
2、营销产品化,广告效果提升带来的广告收益提升;
3、移动端商业化的深入发展带来的广告增长。
根据近期发布的一份调研数据,就智能手机端而言,中国仅有9%的移动端用户接受视频广告,在平板电脑端,也仅有10%的移动端用户接受视频广告,而这一数据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到19%。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用户对视频广告的接受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面临的挑战
随着视频广告的高速发展,挑战也越来越多,表现在以下四大点。
优质的视频内容稀缺
对品牌主而言,如何高效利用视频,从而有效地触达受众,并最终获得较高的转化非常关键。随着越来越多虚假的手机视频流量,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也就显得更加迫切。现阶段市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库存来满足广告主的需求。
视频广告与视频内容如何匹配
视频网站应该怎样根据内容来投放视频广告?根据视频内容的主题,给视频资源加上“情绪标签”,根据标签来决定视频广告的类型,如此一来,广告受众的观看体验应该会更好。
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和机构接受视频广告,同时他们也会有更多的要求和严格的规定打击欺诈性的流量,2016年品牌需求也将会更加透明化。目前,不少公司已经着手进行尝试,清理访问流量,并采取措施来教育市场欺诈行为的普遍性等。如何向着更成熟、规范、有效的方向发展,对整个行业非常重要。
广告拦截
如今,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都在使用视频广告,无论在谷歌还是百度中搜索“屏蔽视频广告”,结果都在上百万条以上, 从传统电视转向视频投放的广告主,大部分都以CPM形式购买。而种种的屏蔽广告手段,使得网络视频的CPM计费变得十分模糊,广告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传播易表示,尽管视频广告被视为商业最佳变现形式,但是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小,企业、广告商均应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