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易广告投放平台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这两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与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弥补劣势,那么如何进行大融合呢?传播易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以互联网为根基
与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体虽然活力不足,但享有政策上的支持和线下深度覆盖资源。因此,在融合时期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互联网媒体虽然使人人都能成为采访者,形成交互的双向传播模式,但也为网络谣言提供了良好的发酵条件。而传统媒体往往成为辟谣的最佳利器。政府的支持是传统媒体公信力的保障。传统媒体发展至今已逐步衰落,将主要战场定位为传统媒体无异于“旧瓶装新酒”。面对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和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用户,若不改变着力点,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无法成功转型。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必须以互联网为根基,并发挥自身优势。
2、用户思维,内容并重
互联网思维,即要以用户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必须从“人和信息的分离”转型为“人和信息的有机结合和互动”,而实现人和信息的互动关键是要在整体理念、内容编排、版式设计等各个方面全面重视用户体验,使读者和受众愿意互动、方便互动和良性互动。但即使是用户为王,也不能忽视内容。诱人的标题能第一时间吸引读者,但要融合后凝聚一批长期的读者却需要丰富可靠的内容。

3、新互动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后,“新互动”很关键。例如SMG综合利用动作捕捉、语音控制、声音水印等各类交互技术手段,开发面向电视、手机、电脑多终端的跨屏互动系统,实现电视节目的跨屏娱乐应用,并支撑适应全媒体的整合式广告营销;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做规划,将传统媒体的音频与视频节目的生产,与互联网内容(包括音视频、图片、文字等)生产打通,在一个平台上生产,信息的接入由一个平台引接,并根据内容的适合发布渠道指挥确定在哪个渠道发布,利用中国广播云,构成全国电台的节目交换与汇聚,利用中国广播云和公有云进行发布;再比如国网星空这些年一直围绕着手机这个当下人类信息的处理中枢和设备控制中枢,做CIBN手机电视,这个手机电视的传输系统、数据系统、IVA识别系统、直播互动系统都是为了在大小屏互动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的传输传播和创造出全新互动的节目形态、运营形态和赢利形态。
4、新技术支撑
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新技术的出现对媒体发展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先进技术体系支撑,可以说,新技术是支撑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运用新技术构建融合后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搭建“媒立方”,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策划、采集、加工、编辑、发布,并综合运用图文、图表、音视频等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而满足多终端,多体验。
5、多元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后的商业模式创新机遇表现在:一是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对传统媒体内容延伸到新媒体之中,形成具有较高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二是进军电子商务,将传统媒体发布的商贸广告信息在新媒体平面上再次利用和挖掘。第三,利用新媒体开展增值服务,包括提供搜索引擎、电子通讯、即时通讯等。也就是说把平面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传播易认为,这样可以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一个更好的、互动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