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了,“洪荒少女”傅园慧反而更忙了———忙着上直播,直播平台也成了奥运主唱之一。
广告投放平台传播易表示,继p2p、o2o相继风平浪静、格局初定之后,接下来上场的是内容创业———不过不同于门户时代内容创业的1.0时代,这股风潮起步于于2015年(萌芽更早),高潮于2016年,内容不再是标准的、组织化、统一门槛、流程森严的产物,变成了是去中心化的、个性化的内容,主角是网红、自媒体,载体则从门户时代的图文、视频升级为直播。
直播已经进入了群雄混战的乱纪元时代,投资机构助燃点火,巨头公司强势入场,创业公司参差成长,内容公司战略升级,工具公司借势跨界,起高楼,宴宾客,说的不是人来人来往的热闹,说的是大潮迭起各路物种粉墨登场的风口。

一个行业潮起之时的第一大标志,就是一大批创业公司的蜂涌而出。
根据第三方分析机构艾媒咨询的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伴随这股直播大潮的,是原生类直播app的批量上线,所谓原生类直播app,就是把直播当初始业务和主流业务的直播产品。比如,17、在直播、映客、斗鱼、熊猫、快手等。
从内容产出上来看,多数直播平台主要捧明星。还有一些直播app的内容来源则是草根,典型如快手。而对用户分级、对市场分野,也是直播app火热、直播内容供应充足的例证。
从内容和功能上来说,则分为娱乐直播(熊猫)、生活直播(快手)、产业直播(比如和游戏产品结合)、社交直播(在直播)等等。
虽然直播很火热,但是各种问题已经出现,比如,直播内容的混乱无序无底线无标准,与中国网络内容监管之间的矛盾。
而超过7成的网民,支持监管,舆论的支持,意味着监管不会松动,只会日趋严格。
其实监管方不仅仅来自政府部门,还有应用市场,比如王思聪投资的17,因内容涉黄,被苹果官方下线。
与内容1.0门户时代,内容的审核发布自上而下、经过组织化的多重流程的层层把关不一样,如今直播平台内容的产生是去中心化的,而对于视频内容尺度的审核仅靠机器不能实现,还需要人工审核辅助。

而且,由于竞争激烈,情色擦边球是用户看直播的最大吸引力,所以有时候平台也会放之任之。
因此,这种在用户流量和监管之间寻找平衡的难题,将长期存在,直到二八法则兑现,大批小直播平台阵亡、行业格局落定的时候,才会得以解决。联想到快播王欣的下场,直播平台应该规避情色和政治敏感内容,设置一条不能逾越的生命线。
其次,则是内容的同质化和低俗化,颜值和逗比是直播两大卖点,所以点开app,到处都是分不清的网红脸,而逗比和无节操无下限的低俗如影随形,因此,直播app,未来要提高内容专业度和制作水平,才能走得长远。
传播易表示,网络直播产业是一块让人垂涎的巨大蛋糕,也是一个刀光剑影的野蛮丛林,如同o2o、p2p以及更早的千团大战一样,留下来的幸存者总是少数,天时、地利、人和、技术、运气、时势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