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客联盟”,是引入的广州天河市唯一“创客联盟”。“创客联盟”通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专家论坛、组建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创业实践等活动,为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苗圃)筛选优质项目,进而提高项目成活率。
近年来,通过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广东梦想家孵化器目前已引入90多家初创型科技企业进驻,在全省35家国家级孵化器中荣获优秀A类排名第一。广州共有18家企业被纳入“686”和“323”培育工程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目录,数量居全市第一。
广州既拥有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区位优势,自身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物流业、光电产业等发展迅猛。创新驱动的产业基础与需求在这里不断碰撞出火花。广州镇委书记认为,在珠三角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号角声中,广州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全力抢占科技高地,在全市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广州积极“搭台”,大力激发科技孵化器的活力,充分调动企业研发的积极性。目前,广州重点抓好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无锡中欧技术转移中心、星星之火众创基地等一批重量级孵化器的落地工作。同时探索官企合办、官助民办、企业自办等多种创建形式,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各类孵化器和加速器,希望将广州打造成科技创新的沃土,提升科技力量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做强做大。
对话
推动孵化器建设打造创新创业中心
南方日报:“互联网+创客联盟”的模式与其他孵化平台差异在哪?广州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互联网+创客联盟”通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专家论坛、组建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创业实践等活动。通过“互联网+(科技园+孵化器+创客)”的模式融合在广东梦想家孵化器的管理运营,将园区的孵化功能延伸至园区外围,与广州镇32个村(社区)对接,整合其企业资源,将所需企业引入虚拟孵化;建立“创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创业辅导体系,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辅导方式,帮助企业成功孵化,并辅导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广州当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大而不强”和“专而不大”。广州经济总量大,但产值高、税收贡献度高的企业少;虽是专业镇,但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够强。从广州现在发展的阶段来看,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已碰到了“天花板”,资金倒不缺,300多亿的存款,贷款余额160亿,存贷比50%左右。因此,若不创新,土地、人力资源难以为继,若不创新,资金投不出去,三大要素“马力”不足,不能继续成为广州发展的驱动力。必须将创新驱动作为广州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唯一选择。
南方日报:广东梦想家孵化器目前引入110多家初创型科技企业进驻,相比其他园区和孵化中心,广州的优势在哪里?下一步如何完善和提升园区的孵化作用?
近年来,广州狠抓孵化器建设,并以科技新城和旧城区拟改造的创客社区为主平台,承接一批孵化器项目;并创造性地鼓励支持各村(社区)积极引进和发展科技创新载体及配套服务项目,推动孵化器建设,形成辐射全镇的企业综合服务体系网,广东梦想家孵化器正是成果之一。该园区辐射广州5000多家工业企业以及周边8个镇街,产业配套更完善、成本更低。
在发展过程中,广东梦想家孵化器摸索出了一系列创新驱动孵化模式:由政府引导,企业投资运营,与入孵企业、高校共建平台,引入社会金融机构基金,形成三资联动。下一步,广州镇将狠抓孵化器建设,通过盘活空置的写字楼、酒店、厂房等物业,尽快建成一批孵化器,争取年内推动孵化器从1个至少增加到7个。
近日,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的小黄,正在广东梦想家孵化器里,对创客联盟网络服务平台进行维护和提升。有过在阿里巴巴等多家著名企业工作经验的他,毅然辞职进入位于广东梦想家孵化器的创客联盟。尽管工资收入只有之前的几分之一,但小黄认为“创客联盟”作为一个创业的新平台,在这里,他有机会参与到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中,不断挑战和提升自己。
与小黄有着一样想法的人,在广州天河市创客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数不少。来自武汉大学新闻系的员工负责文案策划,来自重庆邮电大学设计专业的员工负责平面设计,各位员工人尽其才。广州天河市创客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晶女士说,做互联网公司,新思想很关键,年轻人想法更多,更有冲劲。
陈晶与老公来自湖北,9年前,从事模具制造的陈晶开始接触3D打印,并在广州成立了一家3D打印公司。
在经营过程中,陈晶发现,有些企业亟需一些产品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建议,但找寻创意费时费力;而分布各地的设计师们,经常有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无处施展。陈晶就想:是不是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买家与创意者进行完美对接?并通过3D打印技术,让创意迅速落地成形。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天河市创客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悄然诞生。目前,许多企业和创意者已经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完美对接。
去年,2014中国(广州天河)“智谷杯”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广州天河举行。“创客联盟”(www.makerlm.com)作为大赛官方收集创意设计作品和网络评比的平台,备受各界关注。
智能装备制造业风生水起
近年来,广州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风生水起。数家智能装备企业生产的设备畅销国内外。其中,乔锋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以质优价廉,国内外销售迅速增长。该总公司位于台湾台中县,2004年在广州天河投资设厂,并从台湾、日本进口机械部件在大陆组装、检测。
但在发展中,公司领导者认为,长远做代工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于是花了很多心血打造自有品牌和提升自主技术。目前该公司已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数控机床(CNC加工中心)制造企业。乔锋机械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葛加猛说,目前,公司有员工120多人,但去年一年的销售额高达5.12亿元,服务企业遍及手机、通讯、产品加工、汽车、航天、汽车模具等领域。
骄人的成绩得益于乔锋产品的性价比。葛加猛说,乔锋机械除了在研究发展上不断开发高品质、高科技的自动化产品外,对于技术革新、产品管理更是精益求精。在公司120人左右的团队中,研发团队就占了1/10,而且每年的销售利润,很大一部分又投入到研发中,不断提升设备的科技含量。目前,公司的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品质稳定,但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70%左右。其中有一款与日本生产机器性能一样的机器,日本售价42万,乔锋机械则为29万。
葛加猛说,近年来,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提升,公司目前除了广州拥有现代化标准厂房5000平方米外,还在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北、北京、山东设有办事处。产品除了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