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兴起,席卷着整个商业市场,也对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因为互联网而一夜走红的草根和品牌让许多人趋之若鹜,而基于互联网的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也获得了企业的重视。
许多传统行业企业,对于那些瞬间爆发的互联网品牌表现出强烈的眼红,希望通过自家的官方微博、微信打造出一个轰动世界的品牌。曾经接触过一些民营企业老板,谈到一些关于自媒体和品牌营销方面的话题,以下谈话场景常常发生:
boss:我们的营销体系太弱了,传统的营销手段,既花钱又费力,最后是没什么效果,还是人家那些搞网络营销的厉害,花一点小钱就能让品牌家喻户晓。
1点:那你希望营销达到什么效果呢?你们企业的营销费用预算是多少?
boss:公司现在也是起步阶段,在投放方面不会有太多支持,主要是想通过企业微博、微信来传播,做一些事件营销,通过病毒扩散达到引爆。
1点:你们企业微博和微信又不是大V,也没什么知名度,又没什么其他投放支持,我觉得这太难实现了,几乎不可能!
boss:微博、微信运用得好,那是四两拨千斤,没什么不可能的,做不到还是营销策划水平不够。比如奶茶妹妹、凤姐、褚橙、锤子手机,都是突然之间,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了!
1点:……
哎,1点无言以对啊,真的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聊这个话题了。
有些一夜之间爆红是意外,有些则是有背后团队策划。意外的那些,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机会成分都参杂在一起的化学反应,跟中彩票差不多。买个彩票你都知道不会抱什么希望,跟“打码”水平无关,玩玩罢了。为什么做个营销你觉得“不中”就是水平不够?背后有团队策划的那些,不花钱?你去看看奶茶妹妹有没有花钱。
当然不是说花了钱一定能够引爆,但是不花钱,那更是几乎不可能的。至于褚橙,全世界只有一个褚时健,你也不是褚时健,褚时健不可复制。再说说锤子手机,别管锤子手机花了多少钱在营销上,时至今日,市场上你又见过几个锤子手机?锤子手机在手机行业除了留个名以外,还有什么?这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你很喜欢吃速食,不如看一看速食代表“脸萌'吧。2014年刷遍整个微信朋友圈的脸萌卡通自画像,被行业称为“现象级应用”,它曾经风靡,但却昙花一现,如今已然没有几个人关注,只有在说到“脸萌”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哦,当时很多朋友都在玩,我也玩。”。
对于脸萌的速热,脸萌的创始人,郭烈曾表示,“现在都是浮云,能让目标用户长久不离开才是王道。”脸萌本身产品不具备可持续性,用户基本上是玩过几次就不会再玩。产品缺乏内核和可持续性价值,即使获得了“一夜爆红”的机会,这种机会很快也会消失。所有的营销都是建立在产品之上的,产品够硬,营销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产品不行,营销发力再大,也犹如巴掌打在棉花团之上。
速冻食品方便诱人,作为日常小点心自然是其乐无穷,但是倘若把它当做主食,就算你吃多了没觉得腻味,终究也是营养不良的,时间长了可要有性命之忧了。
事实上,自媒体大多沦为企业的自嗨阵地,要么是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什么知名度的品牌通过官方自媒体获得引爆的营销效果,这是什么样的品牌营销水平?
企业营销别老是觉得别的品牌是一夜之间爆红,你根本不知道人家爆红之前都做了什么,只看见人家似乎是突然间出现在公众视野。就像你突然看见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惊叹地发现一夜之间鸡蛋变成小鸡,但是你怎么就没想到,在鸡蛋变成小鸡那一瞬间之前,母鸡辛苦孵蛋的那十多二十天的时间?
任何事物的突破性发展,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一联系到自身的时候,往往都忘记了。只是因为我们太急功近利,总是想走捷径,赚快钱。基础没有打牢,即使有一天一夜走红,最终品牌因为什么实质性的内核支撑,一夜红之后,还存留下什么?一竿子网络红人“刷”地红了,然后刷地消失了。你能记住的其实也就那几个。对了,因为“凡客体”而爆红的凡客现在何处?因为第一夫人而突然爆红的“例外”服饰也淡出了公众视线,脸萌和超级课程表,你们还记得吗。
1点觉得,存在光靠自媒体就可以引爆营销的想法的企业和个人,应该好好斟酌以下几条:
1、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要忘了。如果你想长成参天大树,就不要羡慕一场雨露就疯狂野长的小草。小草的寿命是很短的。
2、 事件营销并非是企业官方微博、微信自媒体就可以引爆的,事件营销其实是个高度策划广度撒钱的事儿,没有相当的投放和传播面,几乎不大可能让事件发酵到爆发。况且,事件营销大多需要玩出格出位才能吸引眼球、引爆话题,这种触碰社会心理底线和道德红线才能实现的兵行险招极容易失控,一旦失控,负面扑面而来,其结果不是一般中小企业能够控制的。
3、 做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播也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最终才能达到大范围的影响。你看人家扶摇而上,但是你未必看见其背后的种种。
4、无论任何时候,事物的突破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你需要参透的是质变之前的过程,而不是眼红质变之后的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