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易logo

购物车0

您购物车暂商品,赶紧选购吧!
文章分类
浏览历史

红包营销再升级

   从2014年底开始,至今不过大半年功夫,互联网红包营销即已从好友间的互动游戏发展成为各大企业进行营销的主流方式之一,但是正如优惠券等营销模式类似,红包这是一种长期的营销进步还是仅仅是个噱头?用户们在互联网上疯狂抢红包过后,又是否真正留意这些红包带来的福利实质有多少呢?在红包营销下,企业与大众又是一个怎样的利益循环?

  暑期再现“红包大战”

  从最早的微信抢红包,再到打车软件的分享红包,如今红包大战的阵线已转移到互联网的各种营销手段上来,以近期火热的在线旅游行业为,同程旅游、途牛和去哪儿网等都不约而同地推出暑期红包大派送活动,希望能够在暑假这个出游高峰吸引用户的眼球。

  据了解,针对移动端用户途牛网在暑期大促中特别推出了“微信扫码关注,领100元红包”活动。只要关注途牛旅游网微信服务号,即可领取100元抵用券红包。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好声音》官方指定旅游网站,每个周五晚途牛都将携亿元旅游红包,与好声音一起陪伴全国观众过周末。而从6月开始就早早大派红包的去哪儿也是毫不逊色,去哪儿网在红包的使用上不受品类限制,全场大促通用优惠力度空前,而且创新了红包发送模式:即联合其他企业跨界引流,共同发送红包,将红包受益者的范围最大化。在前期并没有大肆宣传的情况下,去哪儿网补贴的真金白银的红包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

  在线旅游平台红包大派送已成为这个暑期的营销热点,而在线旅游的红包营销实质只是互联网红包营销的冰山一角,1号店在店庆月所推出的1元换购服务也是典型的移动终端营销。据了解,如今不仅诸如58同城、大众点评等的O2O平台,甚至连陆金所、91金融等的互联网理财应用,都纷纷开始借助红包进行营销,而红包由个人转向企业,也由原本的社交工具正式成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模式,转为消费中可直接使用的福利派送,广告营销色彩愈发浓厚。

  娱乐营销可任性不随意

  在经过2014年的渗透,红包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如理财应用、专车应用等等,派发红包等人来抢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利器。在有人质疑红包变味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红包可以是一种娱乐,也可以升级为一种营销模式,只要在合理监管范围内也不失为一种有趣且成功的商业手段。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相关的商业生态模式也会后续建立,红包服务的设立就是建立在移动支付的基础上。对于红包大战的企业参与者来说,无疑是想通过这些机会做一把娱乐营销,在抢红包的用户中形成口碑传播,以此提高用户忠实度。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娱乐营销的手段,红包的优势在于给用户带来强烈参与感,虽然某些企业红包是不太实用的代金券,但搭着抢红包游戏的顺风车,又懂得抓住大众渴望“捡便宜”的心理,无疑增大了互动乐趣和营销卖点。

  红包营销的愈发火热,也催生了不少创新策略:哪儿网与同程旅游与其余企业或机构合作,进行红包联合派送,达到跨界营销。与单一派发方式不同,联合多种商家派送红包的方式较为灵活,共赢同时也诠释了“互联网+”模式贯穿企业。面对现下花样百出的红包营销,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王鹏飞表示,红包代表钱,企业有钱可以任性策划红包营销,但也不能随性。在现下移动终端盛行时发展红包营销可以带来巨大利润,但不能将所有营销活动局限在一个终端,只有顺应行业趋势,结合不同终端的特性推出不同操作形式的活动,才能为用户提供高水准服务与体验,实现红包营销在不同终端的价值传递。

  红包“植入”90后市场

  企业红包营销的走红,从大众心理上出发,无非是聚焦在“派钱”和抓住大众喜爱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不少网友表示,即使知道派红包只是企业的一种营销模式,自己还是会很乐意候着红包出现把它抢来,尽管也许抢到的红包实质福利并不多,但仍不想错过任何一个“馅饼”。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由微信掀起的红包热潮越演越烈,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族对红包的认同度不断提升,互联网营销中的“红包”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争夺90后市场的一把利器。据去哪儿网后台监测的领取红包的数据显示,学生、白领人群是抢红包的主力军。从年龄段来讲,90后人群占比近40%,80后和70后各占28%和19%。从地域分布来讲,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人最积极。从性别分布来讲,女性占比近60%。从领取渠道上说,六成用户通过无线端领取,其中iPhone用户占比大于安卓用户。依数显示看,抢红包这一活动主要集中在90后女生这一人群中,而据记者了解,在不少90后女生看来,相对于营销,红包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更像一场优惠游戏,抢到即有礼,他们本身并不过多关注礼品本身价值,反而是“游戏抢礼两不误”的模式更吸引他们。

  当然,网友们也会对红包营销有不少担心,如在微信红包走红期间,便有不法分子利用盗号等行为向原好友们派发红包病毒,让不少网友上当。但只要监管力度下足,防止病毒红包的出现,不少网友对红包营销的态度仍是积极客观的。在他们看来,自己也可以理解商家为了促销所做的活动,但只要没有伤害个人利益,带有娱乐外表的互动营销也不失为一种有趣方式——“至少比强行植入的营销广告做得好”。

合作站点: 传播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