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释永信被“释正义”举报事件不断升级发酵,网友们为这位少林寺“CEO”操碎了心,相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段子创作”。有权威人士不禁质疑,事态以这样的方式发展,一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被如此“消费”,这正常吗?
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佛教,对德高望重的方丈我们还是要尊重的。然而面对材料扎实、有备而来的举报,确实让释永信难逃众矢之的。无论释永信结局如何,我们不作揣测,我们研究他能被这样高度消费的价值背后,应该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入手,看释永信的经营有方,看他创造的新少林寺品牌如何走向传奇。
一、电影宣传影响力巨大,意识变革
30多年前,一部电影《少林寺》让这座藏于深山的千年古刹再次名扬天下。声色电影广阔的传播范围,让少林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此,少林寺游客从20万人猛增至300万。在释永信的印象里,“那几年,一天能来六七万人,我记得当时很多旅游车辆都是东风汽车,一车载了五六十个人。”
历经千年的少林寺一直在悄无声息地讲他的故事,电影巨大的影响力开始让其意识到讲故事的方式随着现代化的变革而变化了。
释永信说:“网站作为一个世人了解少林寺历史、现状的窗口,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站每天的访问量最多时有20万人。中西文化存在差异,能让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喜欢中国的文化,我们需要这样的现代化工具。”于是1996年,少林寺就在中国寺院中率先建立了中文网站,随后又推出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
三、嗅到了网络的魅力,成立企业,结合线上线下
2008年,淘宝网上出现了一家与少林寺官方网站风格一脉相承的网店“少林欢喜地”。这是少林寺直接下属的专门负责“少林寺”品牌整合和商品开发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实体总店便开在少林寺庙内。少林寺的商业化开发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设计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佛教礼仪用品、武林秘籍、休闲食品、少林禅茶、服装、药品、学校品牌、论坛……
四、名人效应,自我形象与品牌的结合
前军委副主席郭伯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苹果新掌门人库克、球王贝利、南非国父曼德拉、普京、李湘、杨澜、刘德华......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据说都与释永信相交过,你同样不用去猜忌,因为有合照为证。名人效应,不失为营销一种高明的手段。一段名人相交,收拢多少人心。
回过头看看今天的“释永信”事件为何能掀起轩然大波,少林寺现代商业营销的广泛性和有效性是前提。
单仁说,企业营销要追求“一公分宽度,一公里的深度”的境界,便是要像少林寺品牌传播一样,做到特色——产品差异化,做到深度——细分市场,做到宽度——营销传播!
如今少林寺影响力之大,跟其企业营销脱不了干系,与其去吐槽、去猜测,还不如实实际际地把企业营销做好,这才是释永信事件给我们的最大收益,这才是一个老板的正确作为。